本书关注心理状态术语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:第一,心理状态术语是
一种在外界不具有任何具体形式的看不见的抽象词语。由上所述,这类词语又是儿童自身对心理状态外显化的载体,若没有用来表述心理状态的词汇,儿童就不能表现出心理理论任务的知识,也不可能和他人交流有关感受、愿望、信念等信息(Nielsen、Dissanayake,2000)。因此,通过心理状态术语与错误信念理解关系的研究,可为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实证资料。第二,心理状态术语不仅具有指向心理状态的语义作用,而且具有极好的语用价值,为谈话中涉及不同视角提供了极好的外显平台,向谈话双方传达了他人的想法与愿望,为儿童学会换位思考、理解他人提供了脚手架。如“我觉得这个小狗不好看”“我也觉得不好看”。第三,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特定的心理状态术语。如在葡萄牙语中,有两个不同的相当于英语动词“知道”的词语,而在汉语中,有一个明确标示“错误地想”的词语——“以为”,这样的标示词是否会影响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?这方面的研究可使我们进一步考察语言与思维之间的交互作用。目前国内
这方面的研究为数尚少。在少量的研究中还存在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地方,这种研究不一致又进一步激起我们探究的欲望。